法制網記者宿霧廖衛華
  拉薩是藏傳佛教帛琉的“聖城”,西藏有藏傳佛教寺廟1700多座,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楚布寺等藏傳佛教的母寺均位於拉薩市境內。雖然拉薩寺廟數量只占西藏寺廟總數的14%,但重要寺廟居西藏首位。每年前往拉薩朝佛的信眾達數百萬人次。
  依法加強對寺廟僧尼的服務管理,確保宗教和睦、佛事和順、寺廟和諧,是拉薩市在探索宗教服務管理法化療副作用治之路的有益實踐。
  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12月13日澎湖民宿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西藏把社會治理理念引入寺廟僧尼教育管理服務領域,把寺廟作為基本的社會細胞和社會單元,把廣大僧尼作為親人和朋友,在全區寺廟全面實施了社會管理和公務服務全覆蓋。
  服搜尋行銷務僧尼辦實事
  近日,《法制日報》記者在拉薩市大昭寺、小昭寺、色拉寺參觀時,看到宣傳櫥窗內貼有駐寺幹部的照片,感覺到本報記者疑惑的眼神後,拉薩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和平志笑著說,“我們把寺廟作為基本的社會組織,把僧尼作為公民和朋友,在寺廟中建立管理機構,選派優秀幹部駐寺,建設平安寺廟。”
  目前,西藏選派了6575名懂宗教政策、服務意識強的幹部進駐1787座寺廟,在1316座寺廟建立了寺廟管理委員會。
  在加強和創新寺廟管理中,拉薩深入開展“六個一”活動,即:每個駐寺幹部與一至幾名僧尼交成朋友、開展一次家訪、辦一件實事、建一套檔案、暢通一條聯繫渠道,形成一套管委會、寺廟、僧尼家庭協調聯動的管理機制。
  格魯派最大寺廟哲蚌寺林周縣的僧人雲丹因患動脈閉塞左小腿乾性壞疽感染,於2012年8月先後在自治區醫院、藏醫院住院治療,因病情嚴重,需到內地進行治療。駐寺幹部在與其結對子的僧人東宗處得知該情況後,立即向管委會彙報。在管委會安排下,東宗全程陪同雲丹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進行治療,經確診做了左大腿中斷截肢術。出院返回拉薩的雲丹,因2012年未參加寺廟醫療保險,3萬多元的住院治療費用成為巨大經濟負擔。後經哲蚌寺寺管會多次與拉薩市民政局協調,民政局對其進行了醫療救助,解決了31223.34元的住院費,並根據他的家庭狀況,將他納入低保對象。
  通過辦實事,僧人們切身體會到寺管會的建立,是政府對於寺廟宗教活動正常開展而提供保障服務的機構。
  本報記者在拉薩採訪寺廟發現,每個寺廟都有四位領袖像、有國旗、有道路、有水、有電、有廣播電視、有電影、有書屋、有報紙。這是西藏從去年開始實施的寺廟“九有”工程。在這個基礎上,拉薩市深入調研後推出“9+5”工程,即決定在20人以上的寺廟再增加五項工作,修建一個食堂、一個澡堂、一個垃圾池、一棟溫室、培養培訓一名衛生員。
  在曲桑日追寺,由城關區政府投資7萬元修建了占地400多平方米的溫室大棚,投資8000餘元修建的垃圾儲放池,投資13萬元修建的占地50平方米的澡堂,都已投入使用。寺廟食堂改造工程已完工;城關區衛生局投資5萬元建立的村級衛生所醫療設備正在採購中。
  哲蚌寺管委會副主任阿旺東覺說,“+5”工程的落實,改變了僧尼的居住環境,從個人衛生到周邊環境都得到了明顯改善,溫室大棚的建成解決了僧尼吃菜難的問題,而衛生所的建立,不僅惠及僧尼能夠及時就診,還使偏僻寺廟周邊的群眾得到了實惠。
  僧尼醫保社保全覆蓋
  11月3日中午,午後的陽光灑滿了拉薩北郊色拉寺養老院的院子,老僧人格桑羅布坐在院子的大樹下曬著太陽。60多歲的他,因為一項政策今後不必再為生病住院的醫葯費發愁了。“我每個月可以拿到320元的養老金,生病了可以去醫院,老了生活上也不用擔心,生活有保障。”
  拉薩寺廟多,僧尼多,部分僧尼老無所養,病無所醫。2012年5月,拉薩市統一對市屬寺廟、各縣(區)寺廟全部持證僧尼進行免費體檢,建立健康檔案。曲桑日追寺寺管會,根據尼姑健康檔案,對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風濕病等疾病的尼姑進行定期上門巡診,並傳授健康飲食習慣及基本護理常識。此外,拉薩市對全市持證僧尼本著自願的原則開展了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社會基本醫療保險和社會最低生活保障的工作,將符合條件的持證僧尼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目前,拉薩市4475名持證僧尼實現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全覆蓋。
  從2011年起,西藏自治區財政每年補貼1300多萬元,逐步將僧尼納入社會保障體系。截止今年年底,在編的3萬名僧尼已享受醫療保險、養老保險、最低生活保障和人身意外團體險。
  此外,為激發廣大僧尼的愛國熱情,創建和諧模範寺廟,維護寺廟和諧穩定,拉薩市大力開展和諧模範寺廟暨愛國守法先進僧尼創建評選活動。2011年以來,全市共表彰縣級和諧模範寺廟226座(次)、愛國守法先進僧尼9130人(次);表彰市級和諧模範寺廟81座(次),愛國守法先進僧尼8560人(次);受到自治區表彰的和諧模範寺廟31座(次)、愛國守法僧尼4040人(次),共兌現獎金3360餘萬元。
  拉薩還不斷深化寺廟法制宣傳教育,深入開展以弘揚藏傳佛教歷代高僧大德“愛國愛教、遵規守法、棄惡揚善、崇尚和諧、祈求和平”為主題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引用大量歷史和事實,結合國家法律法規和寺規教義,極大激發了廣大僧尼參與和諧模範寺廟創建活動的熱情,使他們自覺團結在愛國愛教的旗幟下,確保了宗教領域和諧穩定。
  記者手記:服務讓寺廟融入社會
  記者 廖衛華
  過去寺廟一直是游離於社會管理之外的特殊群體,僧尼是游離於社會管理之外的特殊公民。在對待寺廟和僧尼的規範管理方面,雖然國家有法律法規,但在各地實施中,由於宗教活動的敏感性,擔心干涉宗教自由政策,大多時候地方黨委和政府很難有所作為。
  拉薩作為藏傳佛最具影響和最盛行的地區,寺廟既是佛事活動重地,又是反分裂鬥爭的前沿陣地。通過將創新社會管理的理念引入寺廟,建立寺廟管理委員會,通過黨的組織進入寺廟,把寺廟作為基本的社會細胞和社會單元,一手抓依法管理,一手抓排憂解難,把廣大僧尼作為親人和朋友,全面實施社會管理和公務服務全覆蓋,加速了寺廟融入社會,僧尼歸屬感普遍增強。
  拉薩創新寺廟管理的做法,解決了寺廟能不能管理、敢不敢管理、善不善於管理的問題。由此打破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民族宗教工作的一個瓶頸性問題。讓我們看到了只要是本著切實為寺廟辦實事,為僧尼排憂解難,僧尼們會理解寺廟管理不僅不是干涉佛事活動,而是服務和規範。
  對於寺廟的管理既要尊重宗教自由,建立和維護藏傳佛教的正常秩序,又要推進藏傳佛教管理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引導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寺廟不是法外之地,僧尼也不是游離於法律和社會管理之外的特殊公民。拉薩的創新寺廟管理的做法,讓我們看到了宗教管理的法治路徑。
  這一具有創造性、突破性的西藏實踐,必將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宗教政策作出積極、重大、深遠的貢獻。  (原標題:創新社會治理引入寺廟 拉薩僧尼享有醫保社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w38jwhkd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